最新文章
報名通道
陽氣決定人的健康程度。養身就是固陽,治病就是治寒! 那么陽氣不足怎么調理呢?請隨小編往下看。
冬天天氣寒冷,寒與腎相應,最易傷害陽氣,也就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一是容易發生腰膝冷痛、易感風寒、夜尿頻多、等疾病;
二是腎陽氣虛又傷及腎陰,腎陰是一身陰液的根本,陰液對人體起滋養濡潤作用,腎虛便會水虧,人體得不到陰液的滋潤,便會出現咽干口燥、煩熱、大便干結、小便短赤等; 此外,由于腎“主骨生髓通于腦”,腎陰不足,骨髓便得不到濡養,就會出現失眠健忘、頭昏耳鳴的問題。
每到冬天,由于陽氣的封藏,人體新陳代謝水平相應較低,能量和熱量供應不足,很多人會出現手足冰涼、畏冷喜暖,這在中醫稱之為“陽氣不足”,這個時候寒氣最容易進入體內,因此固陽治寒成為了重點。
重慶六合學校溫馨提示:有這些表現,你就該補陽氣了!
1. 陽氣不足 怕冷、手腳冰涼、消化不良、精神不振、無精打采、舌淡而胖、或有齒痕、脈象沉細。
2. 心陽不足 胸部、心臟部位發涼,稍微勞累點就心慌、氣短、情緒低落、不愛笑。 3.肝陽不足 萎靡不振,沒有生機,做事不積極,沒有動力,處事猶豫不決。
3. 脾陽不足 食少腹脹,肚子發冷,經常拉肚子,消化不良,自我感覺壓力大,愛胡思亂想,容易得憂郁癥。
4. 肺陽不足 容易感冒,氣喘,咳嗽,特別是頑固性咳嗽,哮喘久治不愈,愛哭,消極,做事沒有魄力!
5. 腎陽不足 沒有精神、面色發暗、性冷淡、手腳冰涼、腰以下發涼、小便多、夜尿尤其多、記憶力減退,做事喜歡半途而廢。
冬季補陽治寒術,艾灸有奇效!
艾灸對培固人體陽氣的力量很強大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:艾草有溫陽、暖宮、除濕、通筋活血的功效。
中醫名醫李時珍曾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:艾葉生則微苦太辛,熟則微辛太苦,生溫熟熱,純陽也。可以取太陽真火,可以回垂絕元陽。服之則走三陰,而逐一切寒濕,轉肅殺之氣為融和。 灸之則透諸經,而治百種病邪,起沉疴之人為康泰,其功亦大矣。老人丹田氣弱,臍腹畏冷者,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臍腹,妙不可言。
艾灸療法簡單易行,非常適合寒性體質壯陽強身,安全舒適而無任何痛苦,是我國傳統醫學的文化瑰寶,是中醫最古老的醫療保健奇術之一。
1. 脾腎虧虛,陽氣不足者 很多人,尤其是女性在冬季會表現出面色淡白,精神萎靡,懶言懶語,嗜睡喜臥,畏寒肢冷,倦怠乏力,腰酸腿軟,小便清長。這些均是脾腎虧虛,陽氣不足的表現。 人之陰陽與生俱來,需要通過后天的水谷精華不斷補充,才能維持長久。有這方面表現的朋友,尤其是現代白領,要好好抓住冬季,做下艾灸,補充陽氣,為來年的好身體打下基礎!
2.陰陽失調,久寒侵體者 艾灸療法的產生,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歷史。所謂艾灸,就是通過煙熏火灼把艾草的藥力通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病痛之處,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,溫通氣血,扶正祛邪。艾灸具有調和陰陽、溫經驅寒、溫陽補氣等治病養生功效。 諸如肩周炎、頸椎病、腰椎病等骨關節痛癥;以及婦科痛經、宮寒;還有哮喘、慢性胃腸炎等因陰陽失調,久寒侵體引起的癥狀,在冬季艾灸,可以得到最佳的驅寒補陽之功!
重慶中醫培訓學校 重慶康復調理培訓 重慶艾灸培訓
渝ICP備11003565號 渝公網安備 50010302000511號 網站地圖 | RSS | 百度地圖 (部分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處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