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后,晝夜溫差大容易引起頻繁感冒。更應注意防止夜間著涼,夜晚睡眠時寒氣侵體,體質下降,誘發感冒、肩頸疼痛等疾病。注意及時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,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代謝產物,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,以增加肝臟的功能,抵御過盛肺氣之侵入。
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之時,應開始“早臥早起,與雞具興”。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,早起為使肺氣得以舒展,且防收斂太過。
貼秋膘
民間素有貼秋膘一說,“夏天過后無病三分虛”,依照祖國醫學春夏養陽、秋冬養陰的原理,秋冬需要進補。所以,很多人在進入秋季就敞開肚子吃,雖然秋季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,但是凡事都講求適度、適量,很多人都在此時節大吃特吃,這樣非但沒起到養生的效果,反而增加了身體負擔。
秋季養生注意事項:
1、秋季進補不要過多地食用溫熱食物或者藥物,如羊肉、狗肉、人參、鹿茸、肉桂等,否則極易加重秋燥。
2、秋季進補要因人而異。如,陽虛體質者如果一味清熱,反而會適得其反;體虛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,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辨證進補。
3、秋季可以適當飲濃湯,但如果本身有代謝綜合征的人,則應該喝去脂清湯。
4、紅棗、桂圓、小米粥這類進補佳品,不宜糖尿病和肥胖者。
5、堅果、芝麻、核桃、花生等食物很適合進補,但高血脂、血糖人群就不宜食用。
6、糖尿病人群不適宜食用紅薯,可以選用山藥代替,山藥健脾補腎還可以代替主食。